新闻1+1丨城管如何“聚民意”、“聚民力”?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11:41
一根卷尺和一双眼睛,专门用于发现公共设施中的“小问题”。快速响应、快速纠正、回电响应。城市管理如何“凝聚民意”、“凝聚民力”? 网友“卷尺哥”视频引关注 更多热心市民关心城市治理 拿着卷尺在街道上走一圈,重点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和公共设施的“小问题”。近日,一位被网友称为“卷尺哥”的热心深圳市民,因其发布的视频内容以及相关部门快速有效的回应,引起了媒体网友的关注和热议。 从受损的道路到堵塞的盲道,这位“卷尺哥”两年多来拍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问题的视频,累计发布了千余条视频,不仅记录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问题,还记录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问题。问题,还要跟踪整改结果。更重要的是,他这两年反映的问题大部分都得到了落实,整改响应也很快。网友评价其体现了“深圳速度”。两人的有效互动也受到了网友和市民的称赞。 深圳市民田先生表示,一旦出现问题,立即解决,非常快。印象最深的是,第二天,一棵挡路的树就被移走了。 这样热情的公民并不孤单。在福州,拥有十五年市政工程经验的龚灿宁,从去年4月开始,也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,宣传道路工程的安全隐患。 视频创作者龚灿宁:可以肯定地说,我反映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。早期,大部分问题都是我自己发现的。当我有了一些影响力之后,其他人会第一时间给我们反馈当他们发现问题时。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社会的微小进步,感觉很有成就感。 有没有“领导看账”? 官方回应即将到来 发布该视频的网友表示:“不知道是不是哪个领导一直派人看守我的账号。”这是真的吗?如何发现视频帐户内容? 深圳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建明:其实我们没有“看账的领导”,但深圳有一个平台和机制来关注经济事务。过去,政府服务被称为“及时处理投诉”。去年,我们探索“投诉第一”,并积极从网络入手。在40多个主要平台上,我们积极探索线索,形成内容核实、主动立案、监测监管的闭环机制。 周建明表示,不仅对于热心人士来说,etizen,而且对于全网提到的所有与深圳有关的事情,无论是建议、申诉还是投诉,都有相应的线索收集和发现。去年至今,已主动发现、发现核实内容的线索17万条。目前,已建立5000余条工单跟踪闭环,大部分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。从原来的“被动应对”向“被动+主动”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 “今天发布,明天解决”的速度 如何实现? 网友提出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“今天发布,明天解决”。这个速度从何而来?是专门针对部分网友加速的,还是一般的速度?深圳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建明:深圳有一套规范、高效的平台和闭环机制。连同充分的合作和质量各单位反应良好,这是合作的结果。 一方面,对发现的问题,特别是涉及民生、交通安全的问题,要加快反应,可以贴上“加急”的标签,确保优先事项根据紧急程度进入绿色通道。 另一方面,快速反应部门也应该立即做出反应。过程中,媒体广泛参与,智能分发平台高效运行,各部门高效配合。 周建明表示,这不仅仅是针对这个特殊情况,实际上这是标准工作。 如何划分“问题清单” 如何保证各部门不推卸责任? 当多个部门职能重叠时,如何分配工作?如何保证部门不推诿?如何激活并准确发送至相应的职能部门? 深圳市市政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建明:目前我们的清单分为18个大类,4000多个小类。超过98%的工单可以一次发货。当然,清单上的一些项目也存在职责不明确的情况。毕竟还有2%是难以分配的。我们有一个机制叫“第一手责任制”和“快决策快处理制度”。 根据事项清单将工作分配到具体单位,由总公司负责接收订单并推动处理。 协作单位共同商讨,重新整理清单,明确责任。 下一次的订单派发将按照“快切快处理”的机制,与新的责任赞助商进行更新。 如何从“做某事”开始g 太棒了” 转向“做事”? 公众参与度越高,发现的问题就越多。在众多问题中,有时需要解决的不是一个问题,而是一类问题。如何把问题变成系统问题来解决? 深圳市市政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建明:去年以来,深圳积极探索和推动从“做好一件事”到“做好一类事情”的转变。我们针对群众经常反映的痛点,根据案件类型进行处理。每周,各局室、各区都要召开“周会”、“周检讨”,深入分析外部原因是什么、根本原因在哪里、如何推动解决、如何完成治理,从源头解决。像“卷尺哥”视频中提到的一些问题,客观来说是达到顶峰,它们不应该发生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我们将处理他们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从规划、设计、立项、施工等各个重要环节来应对。把群众反映的每一件小事当成一件大事。 “随意拍”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在浙江温州梅泉社区,男孩们每次送餐的同时,也完成反诈骗宣传。一些简短的建议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 今年4月起,社区依托外卖员协会发起“哨子行动”,鼓励外卖员在送餐过程中发现紧急救援、交通隐患、环境清洁、走廊物品堆积等问题,立即向社区举报。 温州市海区美泉社区党支部书记欧司贾国强:当我看到隐患时送外卖的时候,我以“随机图片”的形式转发到我们的“哨兵群”,我们的网格人员又发送到我们的执法、公安、应急、交警等相关部门的“闭环群”进行闭环处理。 如果mga的消防通道被堵住,如果商户遮盖营业道路,如果公共设施状况良好,男孩就成为社区管理的积极力量。 近年来,不少城市也将“快照”纳入城市管理体系。例如,沉阳市于2022年5月启动“建设照片精品照片”计划,重点关注背街小巷、老旧小区改造等六类容易出现问题的城市建设区域。鼓励市民拍照举报建筑材料、工程质量等问题,参与监督。 今天,“快照”管理范围不断扩大,触及环境清洁、交通秩序、园林绿化等地图城市价值观的多个领域。公共管理的形式也不断丰富。在医保基金管理等方面,多地引入社会监督机制,利用社会力量开展政策宣传、舆情调查和行为监督。 城市治理如何保障公民积极性? 在深圳舆情快报平台上,有这样一个数字:2000余人提出意见10余次,80余名“意见大王”提出建议100余次。他们的许多意见很重要。更多像深圳这样的本土舆论平台如何保护市民的积极性?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: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参与城市治理,d 我们也从中受益。但有些人不愿意或害怕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一方面,人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报告问题。与此同时,我们中的许多人报告了问题,但随后就消失了,随着时间的推移,也失去了热情。也有很多人可能会担心,如果自己报告问题,别人会不会看到奇怪的东西。 马良建议,我们要考虑如何引导人们积极参与。例子: 在渠道方面,我们希望通过点外卖这样的“一键直达”,让大家更方便地表达自己的需求。 从积极性上看,政府部门看到诉求和建议,认真回应、及时解决,形成“双向奔波”。 有必要保护人们的个人信息,以便每个人在报告问题时都受到保护。 马良表示,还有很多看不见的问题需要业内人士共同参与佩特在管理上。这种参与也可以推进,不仅是提出问题、提出建议,还可以参与整个政府管理过程,深度参与,共同推动城市管理优化。
购买咨询电话
400-123-4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