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荆楚网(湖北日报)(致易容波、朱传秀、李毅)11月18日下午,大型话剧《董必武》在武汉传媒大学大武校区T2露天剧场上演。全县200余名干部、师生观看了这部剧,还原了红色历史,凝聚了发展力量。
这部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精心制作的大型话剧,生动地再现了1947年董必武在上海周公馆的惊险经历,以及《救孤》、《虎口逃亡》、《长征设计》、《舌尖上的妖魔》等人生精彩片段。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追随理想、不屈不挠的革命生涯。
“这部剧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,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!”新城宣传委员刘娜娜感慨地说。卓越的性能演员们深深感动了观众。当大幕落下时,观众席爆发了,许多人眼里含着泪水。
大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、十佳将军县之一、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这里诞生了徐海东等37位开国将领,留下了周恩来、董必武、邓小平、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足迹。
1946年3月30日,董必武来到中原军司令部所在地大悟县宣化店镇,代表中央解放区军民向中央解放区军民表示慰问。大型话剧《董必武》首次在大悟演出,讲述了老一辈革命无产阶级继承红色基因、延续红色血液、用好红色资源的故事。
活动期间,大家参观了主题展览《大别山精神从大武校区延续》。展览以“课程灵魂铸造、实践创作、社会传播”为基础,通过三大版块呈现红色教育的丰硕成果,从央视大悟《乡村之夜》吴川学子的精彩表演,到情景喜剧《大别山护士》、《1946中原突围》的情感演绎,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大悟县与武汉传媒大学合作的鲜明实践,是大悟县与武汉传媒学院合作的鲜明实践。与武汉大学、大学大学、大学大学共同构建红色文化“源头-传承-再造”的传播新格局,打造学校、大学、机构共建红色文化传播新典范。
从武汉商业大学大武校区出发“大别山精神”是第三期“红旗飘扬大别山”系列传播内容之一。从校园出发,通过戏剧表演与主题展览相结合,将红色教育与文化实践深度融合。通过多种形式,推动大别山精神走进青少年、扎根人心。我们共同见证红色基因与媒介教育的邪恶智慧融合,感受青春力量对革命精神的当代诠释。
武汉传媒大学负责人表示,作为党新闻舆论培育的重要阵地,学校始终注重将红色基因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。未来,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,创新传播方式,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更加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