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这项改革让“沉睡资产”变成“增收活水”
发布时间:2025-10-20 11:01
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左辰常说,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。在湖北,这句话被赋予了新的内涵。水产生态产品已演变为可量化、可交易的“真金白银”。今年6月,湖北首单生态产品交易启动。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月山村,村集体将价值120万元的水生生态旅游、康养资源转让给五峰石板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协议为期十年。公司每年支付本金52万元(含生态维护费),并按净利润的1%分红。这样,月山村片区的水生态产品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美景,而是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促进当地发展的资本。月山村水资源资本化与盘活就是一个例子。当前,荆楚“三章”管理改革正在加速推进。湖北省宜昌市月山村片区阳园民宿、文化旅游、健康节水等生态产品。 。 “三章”是指国有资源、国有资产、国有资金。资源主要指国有矿产、森林、水利、能源、土地、数据等六类资源。它们具有可操作性,是政府与市场有效对接的关键。财产主要指五类资产,包括实物、股权、债务、特许经营权、未来利润权。资金主要是指账户内“闲置、无效”的两类国有资金。湖北为何要推进“三章”改革?当前,政府总体面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持续财政收入增长的双重压力。d 紧缩支出的增长,使得传统的土地和税收增长模式变得不稳定。因此,深化国家“三资”管理改革,加快大财政体系建设,是提高国有经济运行效率的内在要求,是稳增​​长、防风险、保民生的主要支撑。 02如何深挖六类资源,唤醒沉睡资源?按照“尽可能实现所有国有资源所有权、尽可能推动所有国有资产证券化、尽可能没收所有国有资金”的原则,湖北正在着力深化“国有所有者”管理改革。省委十二届深改委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全省深化改革总体工作方案》“三章”改革全面展开。“1+8”计划体系已经建立,改革目标明确,进展工作正在顺利进行。先盘点一下。矿产(黄金)、森林(木材)、水利(水)、能源(火)、土地(土)、数据(数字)……所有国有财产都要“登记”,确认、确权、确认价值。重新分类。能用就用,能卖就卖。不要使用 能卖就租,能卖就收,能收就收,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价值和效益最大化。促进变革。探索更多增加国有资源、国有资产证券化、盘活国有资金的途径,努力提高“科学用好、处置好”的综合效能。 “三章”改革犹如对不良资源施“炼金术”,已初见成效 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就。矿产资源“在流通,在生成黄金”。湖北联合投资集团oup 振兴 86 项现有采矿权;黄石三鑫公司计入采矿权后新增金、铜矿储量约1000万吨;武汉江夏区、宜都市利用废弃矿坑改造文化旅游综合体,让废弃矿山焕发新的生机。森林资源“点绿成金”。崇阳县桂花林管局首创“五权”包转让,单笔成交金额2.5亿元;黄梅县五祖寺林场管理7万公顷集体林,打造“旅游+康养+科研”产业集群。水资源是“水矿金”。随州市、麻城市、宣恩县等依水而建,为文化旅游发展营造新生态;嘉鱼县开发了原水贷款和取水贷款产品,利用主动水资源管理权;创新地创造了一个新的mod水利项目投资、建设、运营和管理,将湖北水务发展集团一期注入湖北水务发展集团,将“宜昌清水”项目注入宜昌自来水公司,“活水清流”变成“现金流增加”。景观资源“满山遍野都是黄金”。当阳市改造429家事业单位和企业闲置屋顶资源,规划分布式光伏6万千瓦;大悟县利用10个闲置矿山、矿坑去部署1万千瓦光伏发电,成为“太阳能银行”中的“生态伤痕”。土地资源“土地是金”。武汉市引入时尚IP、创新运营,成功将新房、咸安广场等危旧建筑变身旅游新地标,片区年收入从2亿元增至8.5亿元。e 10亿元以下;数据资源“赋予智慧和黄金”。湖北港口集团开发多式联运货运贷款数据产品,与2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;襄阳樊城区开发教育公共数据产品,潜江打造小龙虾产业优质数据集,“AI游利川”服务商户商户量增长40%,“聚塔斯管理”挖掘“数字金矿”。湖北莲头山西磷矿项目顺利开工。 。财政、国资、金融等部门紧密联动、组织有序,“三资”国管改革综合效益不断提高。截至9月底,武汉国有“投资”总额突破6万亿元,盘活资产总额2061.52亿元,盘活收入1110.47亿元。其中,武汉市政府正在利用REITs来支持推动产业园区证券化。在成功发行光谷软件园和“互联网+”项目产业园REITs并融资15.75亿元的基础上,东湖高新区积极推动其他千元以上产业园区进入发行审核程序,促进投资成本有效回收。今年1-9月,宜昌市充分利用“三章”231.5亿元,实现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40.3亿元,增长30%。 6起案件被评选为全省典型案例。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深化“三章”管理改革意义重大:变可怕的资源为活跃资本、变老的负担为新的增长点、欺压财政、稳定民生。像咸安坊这样危险的老建筑已经成为新的旅游地标。 (照片由e单位采访)
购买咨询电话
400-123-4567